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媚)为进一步深化“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品牌活动,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11月4日,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职业院校“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北京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红兵出席活动并讲话。
于英杰指出,劳模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坚守和“干一行精一行”的卓越追求,深刻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个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广大青年学子学习的榜样。他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三个精神”为引领,有机嵌入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持续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构建具有匠心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王红兵介绍,市总工会通过首都工匠学院构建育才体系,推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走向课程化、体系化。目前已建成各类工匠学院212家,培育206名职工匠师讲授“三个精神”主题课程,形成342门音视频思政网课,组织职工匠师走进思政课堂,联动178家联盟单位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劳模工匠担任学生思政导师。
主题活动中,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航发杰出工匠、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公司特级技师陈莹作为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分享20年航空事业奋斗故事;全国劳动模范、市总工会职工匠师常洪霞讲述从普通公交司机到全国劳模的坚守之路;活动还播放了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市总工会职工匠师刘更生的视频报告。
活动上,10名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学生为10位劳模工匠颁发“班级工匠导师”聘书。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推出50位劳模工匠进校园的课程菜单,以及职工匠师讲授的50门“三个精神”视频课程和23门技术技能视频课程教育资源。

11月4日,北京市职业院校“劳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中,10名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学生为10位劳模工匠颁发“班级工匠导师”聘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